Oracle使用PL/SQL操作COM对象建站知识
导读:1建站知识Oracle使用PL/SQL操作COM对象网站建设制作网站seo优化软件。
正在看的ORACLE教程是:Oracle使用PL/SQL操作COM对象。PL/SQL是由Oracle公司对标准SQL进行扩展,专用于Oracle数据库中程序设计的专用语言,属第三代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。从Oracle8开始提供了直接从PL/SQL中调用外部C语言过程,允许开发人员用PL/SQL进行使用C语言编制的程序模块。从Oracle8i开始,又引入了Java程序。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外部例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使用条件,介绍如何通过引用外部例程来操作Windows中的COM对象,并做了一个操作Excel对象的示例。 本文的运行环境全部建立在Oracle9i和Windows2000。其中ORACLE的安装目录(ORACLE_HOME)为D:\oracle\ora92,SID为ORADB,主机名为CHANET。 必要性 扩展后的PL/SQL语言已经集成了标准SQL,在效率和安全上非常适合设计Oracle数据库程序,但对于应用的某些功能,其它的程序设计语言比PL/SQL更适合,如:使用操作系统资源,C语言在计算和引用系统对象及使用设备上优于PL/SQL,而Java语言在网络上的应用优于PL/SQL。 如果在应用上要用到不适合用PL/SQL语言的话,这时就要使用其它语言进行编制,然后由PL/SQL作为外部例程进行调用。 在Oracle8之前的版本,PL/SQL和其它语言的唯一通信是借助于DBMS_PIPE和DBMS_ALERT包来实现,在使用之前必需建立一个OCI接口或预编译器编制的监护程序,使用比较复杂。外部例程的出现,只需在PL/SQL中建立一个函数映射到外部例程对应的函数,就像普通的PL/SQL函数使用一样,简化了使用过程。 基本原理 当引用外部C语言例程时,Oracle监听器将启动extproc进程,该进程将会动态地载入共享库(在Windows下称为动态链接库,即是DLL文件),进程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,当PL/SQL过程调用外部函数时,进程把命令发送到共享库,之后把结果返回给PL/SQL过程。 进程被调用后随着共享库的使用会话(session)而存在,如果调用完毕或者关闭数据库用户会话,extproc进程会自动关闭。 如下图1-1为调用外部例程的描述。 使用配置 在调用外部例程之前,必需进行如下设置: ·配置监听器。 ·配置Net组件服务。 配置监听器,打开D:\oracle\ora92\network\admin\listener.ora 文件,修改文件参数。 其中有两部份参数对于使用外部例程是很重要的。 ·(ADDRESS_LIST = (ADDRESS = (PROTOCOL = IPC)(KEY = extproc1)) 设置基于IPC协议的外部例程 ·(SID_DESC =(SID_网站建设教程NAME = PLSExtProc) (ORACLE_HOME = D:\oracle\ora92) (PROGRAM = extproc) ) 记录数据库的相关属性,SID_NAME在默认的情况下是PLSExtproc。 配置Net组件服务,打开D:\oracle\ora92\network\admin\tnsnames.ora文件,把如下内容保存在该文件里。 重要参数说明: ·(ADDRESS = (PROTOCOL = IPC)(KEY = EXTPROC1)) ·(CONNECT_DATA = (SID = PLSExtProc) (PRESENTATION = RO) 两设置必需与listener.ora里的一致。 重启监听器,并测试服务是否可用。 停止监听器:lsnrctl stop 启动监听器:lsnrctl start 测试服务是否可用公司网站建设: 网站推广优化seo 已使用的参数文件: 已使用 TNSNAMES 适配器来解析别名 测试extproc进程是否正常: 4、使用COM对象说明 COM对象设计都会提供了三个基本操作给开发人员使用,分别为:获取属性值,设置属性值(只读属性除外),调用方法。Oracle数据库在Windows的平台下提供了操作COM对象的接口,属于C语言外部例程模式。 工作原理如下图: 在使用该功能之前,需明白如下内容: 1) 创建COM对象操作函数。 2)配置监听器。 在listener.ora文件里,添加如下内容,并重启监听器。 3) PL/SQL数据类型与对应的COM对象类型 表1-1数据类型比较 4) 函数说明。 表1-2函数说明
声明: 本文由我的SEOUC技术文章主页发布于:2023-05-23 ,文章Oracle使用PL/SQL操作COM对象建站知识主要讲述对象,操作,SQL网站建设源码以及服务器配置搭建相关技术文章。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seouc.com/article/web_5531.html